找到相关内容1870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教人类学与中国宗教研究

    精细复杂的理论建构,但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已经把“宗教”看作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人类行动构成的,与其它人类活动相关联的系统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及学科训练的背景不同,可以给出不同的宗教定义。  四...宗教人类学与中国宗教研究  黄剑波  编者按:2009年4月9日,宗教研究中心举办第2期“宗教研究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黄剑波教授应邀就“宗教人类学与中国宗教研究”发表演讲。现将这次演讲的...

    黄剑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0085427.html
  • 谈心说识(八):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

    ,唯以自心造善恶业,感苦乐果,现实生命的一切,都得由自己负责,绝对不是任何外在的力量能给予我们的。若能体悟“三界诸法,唯是一心造”,就不会斤斤计较外在的困挠、折磨;也不会执著於目前的窘境而感到...计划,并细心检查计划是否周详,计划实现后在检讨缺失,怎样才能更完美,从不把心思放在“得与失”上,更不会和人计较,就这样他作的计划一个又一个地实现,他也从小职员成公司的经理。同在一家公司,由於我的心态和...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9591985498.html
  • 肃然起敬话“远公”

      这时候,慧远派弟子道乘赴建康。一方面,他要获得佛陀跋陀罗与法显译出的数种新经;另一方面,他还要请谢灵运作《万佛影颂》。他请谢作此颂,也是从法显那里得到新的佛教思想的启发。这时候,谢灵运正在道场...长河。荷兰学者许理和在《佛教征服中国》中,称他在“诸多方面均成了启动下一个阶段中国佛教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一阶段中国佛教的最为彻底的终结者”(《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584385899.html
  • 了“生”脱“死”的佛学智慧

    相应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以及由意识缘之色。四大不调,则众病发生,直至色身泯灭。  、想、行、识四蕴共同构成人的心识。因缘具足,色、、想、行、识五蕴聚合则人生;因缘去灭,五蕴离散则人死。五蕴...必其福。”《大宝积经·人胎藏会》也有偈云:“假使干百劫,作业不亡,因缘合遇时,果报还自。”②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们大可不必因好人受难、坏人得福而不平于心,甚或胡作非为。众生今世...

    邓庆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91987039.html
  • 张九成与禅

    ,而使之恬不觉悟以人乎释氏之门,虽欲复出而不可得本末指意,略如其于师者,其二本殊归,盖不特庄周出于子夏李斯原于苟卿而已也,窃不自揆,尝欲为之论辨,以晓当世之惑,而大本既殊,无不异,因览其中庸说,...然而,学界关于张九成思想的研究,向来贫乏;仅有的关于张九成与佛教关系的观点,亦因朱熹的影响而指张九成为禅。本文拟对张九成的禅思想作一简要考察,一方面力图弄清张九成关于佛禅的观念本真,另一方面,在此...

    李承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93587056.html
  •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

    不能理解的,因为众生各各造业,各各依此报,种善业得善果,种恶业得恶果。但既然是无我,则受轮回的是谁?且各人造的业如何能保证是自作自受,而不会是他作他?再者于生灭无常的假我上,善恶业以何种形式保存...体都无,刹那灭心于曾久相似境,何能忆知?……若实无我,业已灭坏,云何复能生未来果?15   《异部宗轮论》也说:“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

    上恒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153787347.html
  • 《高僧传》的史学意义

    记载更是撰写中国经济史所不可或缺的。从更抽象一点的角度说,佛教史学中的宗教成份,对传统史学中“究天人之间”的努力,提供了更丰富的内涵。陈寅恪先生说:“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处之环境,之...)   1、佛教史学的界定   佛教史学有如中国的传统史学,传统史学的范围视其包含的内容有广义、狭义之分。此亦可用来界定佛教史学。狭义的佛教史学是专门关于佛教历史的,一般指佛教史家的专著,如诸《...

    路则权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190387370.html
  • 论“大乘是佛说”的基本理念

    定后语》二卷,倡大乘非佛说,打响了翻案性的一炮。继之以“明治时代,西方的佛教研究法渐渐传入我国(日本),西洋人研究的佛教以南传佛教为主,这即是仅传诵原始佛典的‘小乘佛教'。……日本佛教学者了这一...佛平等说,如一味雨”;但从事上讲,“随众生性,不同,如彼草木,禀各异!”16故《出生菩提心经》中佛告婆罗门:“路及解脱无有上,诸乘皆悉有差别。智者如是应校量,当取最胜最上乘。”很显然,对于广大...

    净旻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52488639.html
  •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2)

    不徐不疾,得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于此可见文字言说,乃间接之又间接者,其能表示者实极有限,况欲传达绝对之本体耶,故佛曰...教立名,声者教也”,声闻乘修法门为四谛,即苦集灭道是也,苦是报之果,集是招果之因,灭是断招果之因,道是得寂灭之果,换言之,修四谛者,即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是也。谛是审实之意,其修法乃将六根断倒,澄心静虑...

    月溪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392389259.html
  •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

    ,谨遵云谷法会禅师“诸恶莫作,众 善奉行”之训勉,改往修来、迁善远罪、剪拂业累、聿修后德。凡举心动念及行,不 论善恶,纤悉笔录于“功过格”中,用以鞭策自己善日增、恶日减。持之初,善恶参杂, ...八万四千念,每一念又都有可能引出一生乃至多生的异熟果,那么,一个具有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寿命因而仅“意业”就多得不可胜数之人,命光迁谢时究竟如何次第 异熟果?答曰:“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

    任宜敏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8453990567.html